學院君說:家庭教育是永恒的話題,殘酷的現(xiàn)實總是讓人反思,我們之前曾經(jīng)分享過一個高分華人電視劇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(點此查看),今天我們分享另一個高達9.5分的電視劇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。在這個劇里,我們結(jié)合最近一些熱點事件,去深入思考輿論對孩子可能造成的影響,以及讓孩子從小學會獨立思考,對于華人來說到底有多么重要,探索真相有有多難。
文丨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
最近一段時間,北大弒母案主犯落網(wǎng),這個發(fā)生在2016年的惡性案件再度引起熱議。
知乎熱榜上,連續(xù)占據(jù)了幾天首位。在微博上也登上了熱搜第一。然而在案件還未定性時,關(guān)于這個案件的討論與猜測,卻走向了令人心驚的方向。
一面是對吳謝宇的神話,稱他是高智商犯罪,判斷依據(jù)僅僅是他是北大高材生和他的作案手法;另一方面則是通過一些他人描述的細枝末節(jié)就判斷吳謝宇的母親是一個“孤僻、偏執(zhí)、鉆牛角尖”的人。將吳謝宇弒母案簡單歸咎為家庭教育的原因。
對待惡劣罪犯吳謝宇百般吹捧,對待受害人吳母卻吹毛求疵。
聯(lián)想到前段時間17歲上海少年跳橋,在事實尚未清楚時社會輿論更多地是指責男孩的母親,認為是家庭教育的問題導致男孩放棄生命。而熱議褪去,事實真相是什么,沒有人再去追問。
網(wǎng)絡的發(fā)達,讓人得以被隱藏在屏幕之后,肆無忌憚地發(fā)泄自己內(nèi)心的惡意。如何能在網(wǎng)絡社會,不隨波逐流,保持獨立的思考和分辨能力,這不僅是成年人,更是青少年都需要學會的能力。
之前我們分享過一部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,關(guān)于探討家庭教育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成長環(huán)境,直擊中國式家庭的親子問題,當時我們也做了相關(guān)的分享(點此查看詳情)。今天關(guān)于孩子獨立思考,我們也為您推薦最近一部熱播劇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——由臺灣公視和HBO聯(lián)合推出,豆瓣已斬獲9.5高分。
1.悲劇為何一次次重演 ??
電視劇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(以下簡稱“與惡”)這次大膽直接直戳現(xiàn)實,當我們自以為化身正義戰(zhàn)士在譴責社會的惡,卻不知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變成了惡的源頭。
第一集開頭,就看到辯護律師王赦在法庭外被當眾潑糞。潑糞的不是別人,正是受害者的家屬。
作為死刑犯的辯護律師,在很多人看來,你幫殺人犯減刑/免刑,就等于變相殺人。
而王赦要辯護的殺人犯叫李曉明,他在電影院開槍隨機掃射造成了九死十一傷。
而這樣的惡性報復社會案件,并非虛構(gòu)。
從2009年至今,臺灣已經(jīng)發(fā)生6起無差別殺人事件。最嚴重的一起,發(fā)生在2014年5月21日。21歲的東海大學大二男生鄭捷在捷運板南線龍山寺站上車后,一路瘋狂砍人砍到江子翠站,造成4人死亡,24人受傷的慘劇。
而這樣的慘劇絕對不是個例,你總覺得似曾相識,卻想不起來類似的事情的具體細節(jié)。人類的本質(zhì)就是健忘的,任何網(wǎng)絡事件的生命周期都只有7天。當熱搜過后,就會被人們拋諸腦后,直到下一次又一輪悲劇的發(fā)生。
而在這其中,我們?nèi)狈Ψ此?,沒有去探究過事件背后的真相。
2.放棄尋找原因
我們終將遠離真相
本片編劇呂蒔媛曾獲得兩屆金鐘最佳編劇獎,還寫出了今年大熱電影《誰先愛上他》。
在接收采訪時,她談到自己的創(chuàng)作動機,”一開始我是想要了解,當社會發(fā)生重大惡性案件時,我們每個人是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。在事件發(fā)生之后,大家愿不愿意回頭找原因。去探討我們到底有沒有可能去了解或預防這類事件的再次發(fā)生?!?/strong>
《與惡》的故事發(fā)生在案件結(jié)束的兩年之后。然而在這兩年內(nèi),關(guān)于此案的一切,風起云涌未曾停止。前面提到被潑糞的王赦,這兩年一直在為李曉明辯護。
受害者和社會輿論容不下他,他的老婆也并不支持他.
他一心想要幫助的“加害者家庭”也不能理解他刨根問底的行為。
就連殺人兇手李曉明都不能理解,死刑三審之后,為什么王赦還不肯放棄要推動精神鑒定。
他只說了這么一段話:“如果說我希望我的孩子,可以平安快樂長大,不要再遇到有人做出類似你犯過的罪,這個回答你滿意嗎?”
他一個人背負著巨大壓力為殺人犯辯護,但哪怕是上訴失敗,他并沒有氣餒,不僅僅是為了簡單的司法正義:真正該死的人,也有人權(quán);而是想找出李曉明殺人背后,真正的原因。不是網(wǎng)絡上各種簡單的解讀,天生殺人狂或是家庭教育的失敗。
王赦認為只有找出真正的答案,才能真正解決此案帶來的傷害,才能真正做到善后和預防。
他找到了先驅(qū)報創(chuàng)始人劉昭國,而劉昭國本人實際上也是搶劫的受害者家屬,死去的那9人中就有他年幼的兒子。實際上他不關(guān)心李曉明死刑是否會執(zhí)行,也不關(guān)心這個案件帶來的社會影響。
但他最后同意了這個請求,只為了找出真相:到底李曉明為何殺人?一直到大結(jié)局,李曉明究竟為何殺人,始終沒有定下結(jié)論,這實際上也是在對應故事原型521臺北地鐵站殺人事件。
當時被捕的殺人犯鄭捷,剛被捕就立即被臺灣當局執(zhí)行了“提前處死”的操作,而明明在他之前還有42人要被執(zhí)行死刑。
王赦對老婆說:“如果精神病犯人只是殺掉就完事,這個社會并不會變得更好?!币驗榭赡芤粋€鄭捷死了,卻還會再有下一個鄭捷出現(xiàn)。
堅持找原因不見得有效果,但如果放棄,我們永遠都無法得知真相。
3.輿論的力量
使真相被淹沒
而現(xiàn)實生活中,有的悲劇發(fā)生不僅僅只是因為我們放棄了主動找尋真相,更多的是因為自己的偏見或者是沒有辨別真假信息的能力,將普通事情惡意歪曲,最終變成網(wǎng)絡暴力。
在《與惡》里,有一集講的是幼兒園疑似發(fā)生了綁架案。嫌疑人抱著一個臟兮兮的黑包,闖進幼兒園。
現(xiàn)場瞬間陷入一片混亂,記者為了搶新聞,隨便找了不明真相的圍觀者采訪,而圍觀者不假思索地就說闖入者是神經(jīng)病,因為幼兒園附近有一個神經(jīng)病康復中心。
各大電臺開始搶著播送這條未驗證真假的新聞:北市幼稚園驚傳神經(jīng)病挾持幼童!
就在傳言越演越烈之際,特種部隊攻進了幼兒園,毫發(fā)無損地救出了所有幼童,而那個闖進幼兒園的人只是想拍電影,并沒有惡意。
宋喬安請來了精神病醫(yī)生做專訪,醫(yī)生說傷人罪案里只有5%是精神病人;并且,其中只有極少數(shù)會攻擊陌生人??墒菐缀跛械碾娨暸_都已經(jīng)播報了虛假的新聞,事實如何,許多吃瓜群眾,已經(jīng)毫不在意。
此時,社會群體情緒激昂的情境下,已經(jīng)容不下理智的聲音。對于大眾而言,真相是什么已然不重要,他們只是需要找到一個發(fā)泄口,那就是“精神病患者”,不管他們有沒有錯,潑臟水就是了。
扮演宋喬安的演員賈靜雯,在談這樣的社會現(xiàn)象時就提到:“現(xiàn)在無論是在電視還是任何的社交媒體,很多事情我們都只是當做八卦事件講完,可是然后呢?”
4.悲劇的發(fā)生
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
究竟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?引用豆瓣上的一句話:“只有一個轉(zhuǎn)身的距離?!?/p>
王赦在法庭被潑糞的時候,社交媒體上群情激奮。
“這家伙(李曉明)還沒死,我們要花多少納稅錢養(yǎng)他?!” “屎尿人渣代言人(王赦)!”
“大快人心!”
所謂精神病患者挾持幼兒園即使已被查證有誤,人們依舊還在攻擊“精神病”這一標簽。
“精神病中很多有傷人殺人傾向!別讓社會上有精神病流動!” “不愿與精神病為鄰!民眾反彈聲浪大!”
我們似乎在逐漸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,不再去判斷一件事情真假與否,就人云亦云,似乎這樣就能夠把所有的暴力都變成正義,當面對指責的時候,只會說一句:“別人都是這么做的啊”。
去年10月28日,一輛公交車在重慶萬州區(qū)的大橋發(fā)生墜江事件,車上15人全都罹難。而一開始媒體報道說事故發(fā)生的原因是因為避讓逆行的小轎車所致,而車上的女司機穿著高跟鞋。幾乎全網(wǎng)的輿論都在一邊倒地指責女司機,甚至人肉女司機的信息。
但事實的真相,是公交車越過道路中間的雙黃線,撞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,才導致墜江。然后大眾又開始紛紛譴責司機。
但事故是司機一個人的錯嗎?事實上,車上有名女乘客因為公交車坐過站了,對司機動手。對這次事故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。
那些一開始叫囂著女司機就是馬路殺手,和譴責司機,以及最后罵女乘客活該的人,其實都是一類人,他們中有多少人是真的經(jīng)過了理性思考發(fā)出的言論?
網(wǎng)絡的掩護下,我們可以非常輕易地在網(wǎng)絡發(fā)表自己的看法,不過是幾秒鐘打字的時間,可是對無辜者造成的傷害,又應該讓誰來承擔?
要知道,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。
如果所有人都被憤怒沖昏了頭腦,失去對真假信息的鑒別能力,失去了對真相的執(zhí)著追求,那么這個社會會變得多么可怕。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理性者,而不是憤怒者。
?
5.培養(yǎng)批判性思維
拒絕成為幫兇
我們處在一個信息非常發(fā)達的時代,網(wǎng)絡上充斥的各種信息,很可能是帶有誤導性的。當孩子們暴露在無法明辨真假的信息中時,會極大地影響他們的認知、知識與判斷系統(tǒng)、價值觀。
放諸英美中小學,學會辨別真假新聞也是學生媒介素養(yǎng)的核心實踐項目。這背后對應的是越來越被頂級名校看重的一種思維方式——批判性思維(Critical Thinking)。
什么是批判性思維?簡單來說,就是一種“保持懷疑”的科學精神,不是為了否定什么,而是根據(jù)實際情況,不斷地檢測、修正、補充。
所謂“區(qū)分事實與觀點”,就是它的起點。具備這種思維的孩子,對于任何一個觀點,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馬上聽信,而是謹慎求證。因此,他們長大后能保持獨立思考,不會人云亦云。
BBC也曾出過一系列的教學視頻,通過辨別真假新聞去培養(yǎng)孩子的批判性思維。
BBC認為,作為家長,應該告訴孩子,我們每個人在網(wǎng)上都有一個角色,我們都需要確保自己在網(wǎng)絡空間獲取的、分享的信息是準確和可信的。
孩子或許會問,“不是只要找到值得信任的人,就能知道哪些是對、哪些是錯了嗎?”如果是這么簡單就好了,我們都會犯錯,如果面對提供給我們的錯誤信息,我們卻無動于衷,最終我們就會被帶出錯誤的世界觀,在觀點辯論中犯錯。
BBC給孩子的建議是:你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(nèi),盡力讓自己的觀點只受事實影響,而不受其他因素干擾。并且問自己,你是因為真實性才想要分享它?還是因為只是你希望它是這樣?
讓孩子不斷自省反問,保持思想的獨立,培養(yǎng)孩子的批判性思維,不去盲從權(quán)威,才能永遠對知識進行無畏的探索和質(zhì)疑,我們的社會才有希望,我們與“惡”的距離才會越來越遠,直至分道揚鑣。
入群享福利丨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,加入少年商學院國際教育家長群,我們會把本文提到的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觀看鏈接發(fā)送給您,每周可獲取影單書單、公開課與世界名校學習資源等資源福利,感興趣的家長抓緊時間進群!?本周主題分享會:「物理科學」。
要發(fā)表評論,您必須先登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