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都是一種化學元素:臺北美國學校的戲劇式教學

每個人都是一種化學元素:臺北美國學校的戲劇式教學

? ? ? 盡管孩子們還沒有開學,但少年商學院微信(ID:youthMBA)第312次分享是一篇關于趣味課堂教學的文章,希望對新學期的師生有所啟發(fā)。文章作者賓靜蓀系臺灣《親子天下》雜志總主筆。我們已與之聯(lián)系授權。

? ? ??每個人成為一種化學元素,全班在一起就是一張周期表,化學課可以演小品,化學作業(yè)可以變成一幅幅美術作品;語文課通過設計角色扮演式的“專題作業(yè)”,閱讀變得立體化、戲劇化。是的,這是臺北美國學校的作法。

? ? ??臺北美國學校八年級學生用“個別擊破法”舉一反三學化學。每個學生必須針對一個元素做徹底的研究。在兩周之內(nèi),每個人制作出一張可以翻開的元素卡,封面除元素名稱、原子序數(shù)、原子量,還必須用一個簡圖表達該元素的利用價值。

? ? ??例如,畫著一片微笑太陽能板的卡片就是“硅”。翻開第二頁,則記錄該元素的基本數(shù)據(jù),如所屬家族、原/核/電子數(shù)、同位素等。第三頁則敘述發(fā)現(xiàn)此元素的人、時、地等基本簡史,以及密度、常溫下狀態(tài)、熔點等物理、化學特性。最后學生必須列出此元素最常見的用途,及處理、搬運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安全考慮。

? ? ??生硬的元素特質,透過親自深入探討,變得更為貼近,學生并且掌握到元素與生活的關系,因此“成為某個化學元素的專家”。然后,化學老師將每個人的作品貼在墻上,等于全班一起完成元素周期表。

? ? ??為讓學生清楚元素彼此排序的關系和理由,老師還帶學生玩辨認游戲,把特性和元素配對起來,學了一個就等于學會全部。八年級學生一致表示,這樣的作業(yè)和學習方式比純記憶要深刻、有趣得多。

? ? ??面對這模擬較大型、要花上許多時間的專題功課,老師事前必須充分準備,分配任務表,并安排進度。在上課之初,學生就已經(jīng)清楚拿到功課單,詳列這項功課的內(nèi)容、要求、每項的評分點數(shù),知道老師的期望在哪里。

? ? ??美國學校副總校長莫凱倫表示,這些都是典型的中學功課,“但是你不能每天都讓孩子做這樣的功課,老師們會互相討論,避免同時給太多功課、考太多試?!?/span>

每個人都是一種化學元素:臺北美國學校的戲劇式教學

? ? ??七年級語文課的“袋中書(Book in a Bag)”,是另一個需要花時間思考、制作的作業(yè)。由于是獨立閱讀,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閱讀任何一本小說。

? ? ??整個作業(yè)是為學生口頭閱讀報告做準備。首先,學生必須找一個袋子、盒子或容器,用書中重要的人物、場景來美化、裝飾(方便向同學介紹此書)。袋子里必須裝有十個“刺激思考”的問題和五樣對象。五個問題和故事的主要內(nèi)容有關,但另外五個則是批判式思考問題,要學生針對書中主題、象征,自己去想出來。

? ? ??例如,針對描寫男孩馬堤和小狗詩隆之間情誼的《詩隆》,學生會問,“如果你是馬堤的母親,當你發(fā)現(xiàn)馬堤在山頂上照顧詩隆后,你會有不同的反應嗎?”

? ? ??五樣直接和故事情節(jié)有關的對象像鞋帶、鈕扣等,則在口頭報告時用來討論書中的文學元素(場景、角色、沖突、高潮和結局)??陬^報告因為這個袋子或盒子,增加了立體感,而且變得更生動有趣。

? ? ??于是,每次做專題學習的功課,學生就得真正去想一本書到底要表達什么。七年級學生安發(fā)現(xiàn),為了呈現(xiàn)故事的主題或訊息,她“必須使用所有學過的技巧……必須深入了解角色和作者使用的一些設計。”(少年商學院微信編輯注:我們倡導培養(yǎng)孩子們的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能力,創(chuàng)意固然重要,解決問題才是關鍵。)

? ? ??美國學校對學生的英文除了有基本能力(說聽讀寫、組織、表達、科技)的要求,還希望透過閱讀報告,加強其他能力,例如分析角色的發(fā)展、對話等。莫凱倫表示,“這樣的功課很花時間,但這樣學,孩子們一定會發(fā)展出高層次的能力?!?/span>

 

發(fā)表評論